
關於高雄慈天宮
民國五十一年慈天宮主神正天后天上二聖母由林東海先生自嘉義縣東石鄉笨港口港口宮奉請至高雄市三民區寶珠溝濟世萬民。民國六十ㄧ年玉皇上帝大天尊欽賜封號「 慈天宮 」 慈天宮主奉天上二聖母 媽祖就是「天上聖母」,我們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 媽祖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她的本名叫「林默娘」,從小就相當相當聰明,讀經書過目不忘。 媽祖十三歲的時後遇見一位道士傳授祂法術,十六歲時又得到一對神仙銅符,從此之後就有了神通,可以斬妖除魔。 一般的觀念中,媽祖只有一位,名字叫做林默娘,但是為什麼我們又常聽到媽祖又分為「大媽、二媽、三媽….」甚至有六媽。 其實這些不同稱謂的媽祖其實都是同一位神明,就是媽祖本人。但是這數字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當媽祖廟蓋成讓大家拜拜時,通常媽祖的神像只有一尊,通常是這間媽祖廟最早的神像,所以稱為大媽。 隨著廟宇越來越大,信眾也越來越多,媽祖的「工作」也越來越多。比方說要出巡云街時,如果把大媽的神像請出去出巡,那廟裡不就沒媽祖了嗎?所以廟裡通常會再刻第二尊媽祖神像,讓大媽隨時在廟裡坐鎮,二媽就可以出巡或者作其它「工作」。 隨著媽祖的「工作」越來越多,所以要「分工」,神像也越刻越多。第一尊刻的就叫大媽,第二尊刻的就叫二媽,第三尊刻的就叫三媽,以此類推。 俗諺:大媽尊貴鎮殿、二媽出巡食便、三媽救苦出戰,就是這樣的道理。
媽祖的故事
媽祖二十八歲的時後,祂的父親出海補魚遇到船難,媽祖為了救她父親而喪身,死後升天得道,時常在漆黑的海上拯救遭遇海難的漁民,漸漸成為大陸沿海及台灣一帶人民普遍信仰神,更成為航海人的守護神。 我們的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從大陸移民到台灣,其中要坐船經過俗稱黑水溝的台灣海峽,時常發生船難而喪生。於是就有人在移民搭船時,帶著媽祖神像當作守護神,平安抵達台灣後,落地生根在台灣開墾,也替媽祖蓋廟,經過三百多年來,媽祖已經成為我們台灣人民普遍信仰的神明。 而台灣各地都有很大間的媽祖廟,像台中市南屯的萬和宮;彰化鹿港的天后宮;雲林北港的朝天宮;嘉義朴子的配天宮,這些媽祖廟都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且規模也相當的大。(註:部份資料來源至官網或維基百科,如有不正確或禁用請不吝告知 通知我們 處理,謝謝。)
一鏡到底
20181119慈天宮環保金爐開爐實際(一鏡到底無剪接)|神爐企業

高雄慈天宮 |環保金爐
高雄慈天宮為當地頗具盛名的信仰寄託,每逢年初一十五過節、祭拜禮俗時,所需焚化大量的金紙,有鑒於焚燒金紙易產生讓人感官不良的排放物,以及希望將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傳統與大自然環保維護達到平衡, 故委託神爐企業有限公司設計監造 「多功能自動化環保金爐」乙座。
該環保金爐為『小型-基本款』—多功能自動化環保金爐,運用獨家專利水夾層包覆内燃燒室,可保護金爐體,之外,不需使用大量耐火磚泥阻隔熱能,故可比同等外徑規格之金爐的金紙燃燒承載量數十倍以上。且改善了內燃燒室損壞也使爐體不易產生熱服冷縮之龜裂情形,配上濕式過濾設備,可達到百分之九十的淨化效率,爐內配置供氧系統能讓金紙在短時間燃燒,進而減少悶燒所產生的濃煙。讓附近的住戶遠離煙害,且達節能環保作用。
- 另外一題 -
您知道嗎?農民曆上的佛辰、聖誕、千秋..等。
這些名稱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農民曆的神佛聖誕千秋表中常出現幾個名詞,而聖誕與千秋本質上是一樣的,其實都是神明的生日,但是會因為神明身分的不同而有差異。而這幾個詞出自道教,而台灣的民間信仰圈中道教佔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所以最常出現的也是這些詞語。但是各家流派與各宮廟的說法未必相同,很難說誰一定是對的,所以在翻閱文獻資料以及請教幾位專家之後,大致上可以將聖誕與千秋作一個區別。...
空間規劃
依客戶限有的空間做規劃評估施工面積與坪數及管線配置 。
「多功能自動化環保金爐」專業特色分析
神爐絕對是您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