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深坑老街內的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集順廟
深坑集順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即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
清宣宗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建廟,現是深坑老街居民的信仰中心,每逢迎神,家家戶戶依照人數,捐獻檀越丁口錢。
早期福建泉州安溪移民開墾深坑時,因為飽受瘟疫與原住民出草攻擊,死傷慘重,1838年,居民便從景美的安溪同鄉處,迎來能防備「番禍」與疾病的雙忠(俗稱尪公)神像膜拜,祈禱平安,初期由鄉民輪流祭拜,而後搭建草庵奉祀,日治時期由當地士紳高象發起,建為磚廟,二次大戰後不久即遭車禍,廟宇撞毀,於是鄉民鳩資重建廟宇,1993年重修,以鋼筋水泥整建。
主祀雙忠,即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因其忠烈可風,幾乎全中國都有香火奉祀,在安溪暱稱為尪公。宋時尊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另有「尊號互易」之說,許遠為睢陽太守,官位較高,是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據說安溪的雙忠信仰,是由河南光州供奉尪公的高、張、林三姓族人傳入,而後他們亦把此信仰帶入臺灣,以大臺北一帶最盛。配祀關聖帝君、清水祖師、太歲星君、福德正神、天上聖母等神佛。還有從彰化、鹿港、斗南、北港、嘉義、新港等地區分靈的六尊媽祖。原先還有配祀蘇府千歲,由於時常降筆開方濟世,為了方便降筆,被信眾迎請至土庫庄賴仲坑獨立建廟,即今日深坑慈聖宮。
感謝集順廟高主委及廟方代表們的支持與肯定
位於深坑老街內的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集順廟,為當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其 高主委長年來致力維護集順廟之古蹟與文化,有鑒於焚燒金紙易產生讓人感官不良的排放物,特此委託 神爐企業有限公司替集順廟改造並新增自動化環保設備。
加裝設備前後
該環保金爐為既有傳統金爐加裝「多功能自動化環保設備」。其設備中包含增設強壓助燃系統,可使其原始的燃燒能力提升數倍以上,且有效大幅降低金紙在焚燒時所產生之灰燼塵埃。再加上,濕式過濾設備的協作之下,可達到百分之九十的過濾淨化效率,使金爐在焚燒金紙後排放出之僅剩水蒸氣。
之外,獨家專利的循環洗滌系統,清潔保養相當容易,只需將髒水放掉,並將內箱稍加清洗,關水閥啟動後即會自動補水,使環保過濾設備永不堵塞,且毋需客戶自行登高清理,亦終身無耗材,此系統也可重複利用水資源,能達到省水節能愛地球之訴求。
再加上,為了能讓人人都能輕鬆方便維護管理環保金爐,則導入自動化啟閉系統。此系統安全、可靠的供電是智能系統。達到外觀藝術化、自動化、設備環保化及服務人性化。不但保有【傳統金爐】益發祥瑞之氣,又不占用空間,也改善當地生活品質,同時可讓傳統燒金文化在良好的保存下得以世代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