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淡溝里光隆福德祠
位於北區博館路100號的淡溝里光隆社區福德祠,創建於日治時代,此地原有一大水埤,有自然湧出之泉水,本祠前身為三粒石頭,位於水埤的出水溝口,原祠面向西北,民國40年(1951)當地住民曾改建。至民國68年(1979)自然科學博物館興建時,原來泉水被填掉,溝渠成為暗溝,本祠遂改為面向西南之坐向。本祠前有拜亭,右有金爐,左右各有一涼亭,並各有一株榕樹,左右的榕樹有70年以上歷史,77歲的義工何玉柱說他童年即有這株榕樹,樹前設有香爐受信徒膜拜。本祠為健行路與西屯路口的「乾溝仔福德祠」分靈而來,屬路頭土地公,內供奉一對土地公婆,祠內另有3尊土地神像附尊。現在的淡溝里就是早期的墘溝仔。從西屯路二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向西延到文心路一帶,因地勢較高,區域廣大,蜿蜒在此的土庫溪常常呈現乾涸狀態,導致灌溉渠溝無法充份供應水源,造成土地經常乾涸,因此早期居民就叫它為墘溝(淡溝);現育德路綠園道立有「乾溝仔」字樣之石刻。
淡溝福德祠 facebook
淡溝里光隆福德祠|環保金爐
淡溝福德祠為每逢年初一十五過節、祭拜禮俗時,所需焚化大量的金紙, 有鑒於焚燒金紙易產生讓人感官不良的排放物,不想造成週邊鄰居的困擾, 以及希望將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傳統與大自然環保維護達到平衡,於2002年委託神爐企業有限公司設計監造 「多功能自動化環保金爐」乙座。
該環保金爐為『中型』—多功能自動化環保金爐,運用獨家專利水夾層包覆内燃燒室,可保護金爐體,之外,不需使用大量耐火磚泥阻隔熱能,故可比同等外徑規格之金爐的金紙燃燒承載量數十倍以上。且改善了內燃燒室損壞也使爐體不易產生熱服冷縮之龜裂情形,配上濕式過濾設備,可達到百分之九十的淨化效率,爐內配置供氧系統能讓金紙在短時間燃燒,進而減少悶燒所產生的濃煙。讓附近的住戶遠離煙害,且達節能環保作用。
瞭解民間土地公是有多忙碌的神明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土地伯、土地公伯、土地神、土地爺、社神、社公等,琉球稱為土帝君。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明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臺灣民間信仰之中,玄壇真君與福德正神(土地公),是公司、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習俗滲透至今,定正月初五玄壇真君巡遊人間之日為開工日;十二月十六尾牙日,即土地神年終的牙祭日,商家或機關在此日宴請員工。福德正神,百姓暱稱祂為土地公或伯公仔,是民間最常見、負責事務最多,也是道教中最基層的神明。雖然土地公一般不著官服、不擺官腔,但可別以為祂沒有神階,所謂福德「正神」就已經說明,官雖小、人雖親,但還是個「正神」!土地公職位雖小,卻凡事可求;一般以里為區分,但有時一里有數個土地公,有時數里共祭一尊,只要祭拜方便,感覺有緣即可,人間現在已經做到網路連線跨區服務與業務整合,土地公自然也有這種功能,對於住家與工作所在地的土地公,千萬要記得去「拜碼頭」喔!
空間規劃
依客戶限有的空間做規劃評估施工面積與坪數及管線配置 。
「多功能自動化環保金爐」專業特色分析
價格詢問/初步報價
神爐絕對是您最佳選擇!